2025年转专业(第二轮)通知
依据《K1体育员工转专业管理办法》(员工手册2024版)及公司教学工作安排,为充分尊重员工专业发展意愿、优化人才培养,公司于8月底启动2025年转专业工作,已完成转专业第一轮的相关工作,现将第二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第二轮申请条件及说明
1.学年学习成绩列原专业全年级前50%的员工,无纪律处分、现无不及格课程(截至2025年8月15日),可申请经公司计算仍有可容纳名额的专业。第一轮已入围拟转入专业和放弃征求志愿的员工,不再参加第二轮报名。第一轮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跟读班)专业的剩余名额计入第二轮转专业名额,且在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30%的员工中进行录取。
2.申请非医学类专业(英语、日语、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原则上不受学年学习成绩限制。
3.员工因不适应在原专业学习,或者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公司其他专业学习的,可申请学院其他专业,但原专业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应不低于申请转入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意向转入专业未在员工所在省份招生,员工亦不能以此为理由取得该专业报名资格。
二、成绩查询
1.员工在系统开放期间登录K1体育转专业报名系统(http://180.76.111.157:8090/zhuanzhuanye/index.html),在登录页面上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账号为员工学号,登录密码默认为员工学号,登录后可修改密码)进行成绩查询。
2.系统开放成绩排名查询时间: 9月15日(周一)12:00—9月16日(周二)16:00。
3.转专业考核办法中成绩的计算和排序以入学专业员工学习成绩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其中通识选修课成绩不计入。上一学年降级转入的员工不得再申请转专业,也不计入专业总人数和排名。
三、报名申请
1.系统开放第二轮报名时间:9月15日(周一)12:00—9月16日(周二)16:00。
2.符合转专业申请条件的员工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进行报名申请,逾期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报名。报名申请时须填写并提交个人必要信息及“拟转入志愿”,同时,按照系统提示拍照提交家长身份证信息和网络签名信息。
3.取得报名资格的员工最多可同时申请填报五个专业志愿(分年级分专业填报,同一专业平级和降级视为两个志愿,可同时兼报);按照平行志愿原则,报名填报的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4.员工自主选择平级或降级就读。专业之间应补修课程学分达到24及以上的建议降级就读。
四、考核办法与录取
(一)考核过程将严格遵循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考核综合成绩共包括四部分内容,详见下表:
编号 | 内容组成 | 分值比重 | 计算方式 |
1 | 专业成绩排名 | 65% | 公式:65×[1-(专业排名-1)/该专业人数]。 |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65分。 | |||
2 | 面试考核 | 25% | 由面试考核小组评分。 |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25分。 | |||
3 | 专长(论文、学术科研成果等) | 5% | 1.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一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排名第1),得分5分。 2.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二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排名第1),得分为3分。 3.获校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或在二级以下(不含)刊物公开发表(排名第1),得分为1.5分 备注:论文级别按照K1体育科学技术处公布的最新论文级别认定标准,员工为第一作者且单位必须为K1体育。该项计分以最高级别计入一次。 |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5分。 | |||
4 | 大学英语等级成绩 | 5% | 1.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成绩:<425 分,不得分。 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成绩:≥425 分且<550分,得 3 分。 3.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成绩:≥550 分,得 5 分。 4.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六级成绩:≥425 分,得 5分。 大学英语等级成绩不重复计分,以得分高者为准。 |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5分。 |
(二)转专业面试考核小组成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
(三)初审合格,将进行面试考核:
第二轮为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50%的员工;报名员工按综合成绩分别排序。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30%的员工录取完成后,再录取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30%-50%的员工。
(四)录取
1.转专业录取工作遵循成绩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按考核综合成绩排名,进行逐个录取。
2.除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跟读班和精神方向班)专业外,若申请某专业的人数(含申请的所有志愿)少于或等于该专业转专业名额,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可不组织面试,直接予以录取。
3.对申请非医学类专业的员工,在教学资源允许情况下,原则上尊重其专业志愿选择。
五、员工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
(一)部、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公司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如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普通高校专升本、单考单招等特殊类型招生者;
(二)本科生入学未满1学年的;
(三)从外校转入我院学习的;
(四)本科三年级及以上的;
(五)因考试作弊受处分的;
(六)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或应作退学处理的;
(七)无其他正当理由的。
六、转专业工作程序
(一)教务部根据在校生班级人数、2025年招生数和第一轮转出人数拟定2024年级和2025年级各专业第二轮的转专业拟接收计划数,在征求各系部意见的基础上,公司讨论确定各专业转专业名额。
(二)转专业实行网上填报。员工登陆K1体育转专业系统填写报名,家长意见、个人签字及其他附件材料均以照片形式上传至网页。
(三)教务部于报名结束后审核员工的基本信息及转专业资格,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四)公司成立转专业领导小组,制定转专业考核办法、考核标准及分值等。根据考核综合成绩排序确定转专业名单,公示后报公司审批发文。获得转专业资格的员工将正式转入新专业学习。
(五)转专业员工按转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员工转专业后应根据温仁教〔2021〕25号《K1体育转专业学分认定与课程补修方案》确认可认定课程和应补修课程。同一名称课程学时内容相似率达到50% 则无需补修,未修课程或学时内容相似率低于 50%的课程应补修。由于多校区引起的各类修读问题,由转专业员工自行考虑解决。未能认定、替代的其他原专业必修课程,可按照员工已修读课程的类别认定为通识选修课。
七、其他说明
(一)员工申请转专业,对高考选考科目不作要求。
(二)员工学年学习成绩核算数据截止日为2025年8月15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申请缓考的员工,公司将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补考后重新计算该生学年平均学分绩点、所在专业排名情况。
(三)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或色觉异常II度(俗称色盲)的员工,不能被医学类及医学相关类专业录取。转专业录取原则应参照和符合《普通高等公司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例。
(四)转专业公示结束,系统内学籍信息会同步更改,当前学期不再对申请学籍进行二次修改。
(五)转专业成功的员工,须按时到新专业、新班级报到,遵守新专业教学纪律,按时参加教学安排,并服从新专业的寝室统一调度与安排。转专业员工应按新专业的收费标准缴纳学费,其中降级就读的员工应按2025年级学费标准缴纳。
本通知仅适用于2025年转专业工作,由K1体育教务部负责解释。其适用对象为2024年级K1体育本科专业员工,但不包含2023年入学后因降级转专业进入2024年级的员工。
附件1:2025年转专业(第二轮)名额
附件2:2024年级转专业课程认定情况表
附件3:转专业系统报名操作流程
K1体育
2025年9月15日
附件:
